自成立以来,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已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研究所早期的成就包括世界上首台水稻插秧机的研制,以及沤田绳索牵引机、远程喷雾机等系列农田作业机械,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研制的顶尖水平。其软科学研究成果对国家农业机械化政策的制定起到了关键的参考作用。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电话是025-84346203。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九大学科群中农业工程学科群的主要依托单位之一。由官网得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电话是025-84346203。办公驻地在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柳营100号。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地处南京钟山风景区南麓,是国务院1957年批准成立的农机科研院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学科群的主要依托单位之一。研究所成立之初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水稻插秧机,此外还研制了沤田绳索牵引机、远程喷雾机、畜力水田犁。手扶拖拉机、旋耕机和脱粒机等农田作业机械。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地处古城南京钟山风景区南麓,占地12公顷,拥有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在职职工247人,其中研究员12人、高级工程师63人、工程师71人。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更多信息和资讯。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地处古城南京钟山风景区南麓,占地12公顷,拥有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在职职工247人,其中研究员12人、高级工程师63人、工程师71人。 共获得各类科研成果1300多项,各类科技奖励160多项,其中国家、部、省级奖励120多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近百项。
1、苏联农业机械化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苏联政府提出了农业机械化的口号,并采取了大规模的机械化措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苏联国家不断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投资,大力推进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同时鼓励农民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
2、答案C 导解: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每年给农村提供几万台拖拉机,初步实现了耕种的机械化作业。
3、真正的机械化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现在的中国只能说是半机械化,还要十几年估计才能实现机械化,但是要赶上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还需要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
4、建国以后,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农业机械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和加工,正在向实现全程农业机械化的方向迈进,林业、畜牧业和养殖业机械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地理因素,中国南方的地形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的耕作。在中国,大型的平原是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华南地区虽然地势不高,但是属于丘陵地带,地面都是高低起伏不平的。另一方面,可能中央也不是那么积极的推动提高机械化水平。毕竟,我们的石油供应路线仍在美国控制下。
2、影响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和科技水平、经营的规模大小和地形地势等。我国南方季风水田机械化程度较低。
3、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而我们包产到户,土地分配分散,一户分不了几亩地,要分许多块。这样不利于机器化的耕种。这更是跟人家的差距。美国平原多,可耕地多而土地肥沃,适合机械化操作。而中国平原少,沙漠等非可耕地多。什么是国情?这就是国情。
4、我国农业机械产业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基本国情是以农业扶持工业,当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70年代,由于实行计划分配,市场基本没有竞争,农机行业是炙手可热的行业;80年代末、90年代末,市场化把一大批农机企业和农机公司推向了市场的边缘。
美国就把农业现代化的焦点集中到采用生物、化学技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上。与此同时,农业机械自身的改革和运用仍旧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仅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同时也十分重视农业组织管理现代化,大力推行农业专业化、一体化、社会化,其专业化形式主要有三种: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作业专业化。
现代化经营模式 成就美国大农业 “一个农民可以耕作上万亩土地,用飞机喷洒农药,用卫星种地,用转基因技术解决病虫草害问题,然后通过长途运输将所生产的农产品运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这些都是美国大农场种植的缩影,而在这个缩影的背后,是美国大农业的现代化经营模式。
美国中国日本农业机械化规模不同的原因如下。美国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集中连片,农业生产中适宜使用大型农业机械。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多个地区并不适合进行机械化种植。日本平原面积狭小,适宜精耕细作,农业生产适宜使用小型农业机械。
这在短期内仍是中国农业的主业,大规模生产不会成为农业大户,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也是中国的发展唯一的方向。
农业产业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它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现代农业的竞争力。机械自动化将是主流,不仅是现在,即使是二十年后,农民都会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传统的耕作方式将逐渐消失。
然而,鉴于中国地形的复杂性,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仍需克服诸多挑战,道路漫长。目前,正逐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特别是对于土地连片的地区,合作使用机械化设备已见成效。中国东北地区由于种植面积广阔,早已开始采用机械化工具,大幅节约了资源。随着这种规模的扩大,农业机械化将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机械化农业 在农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与英国,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的基础。依靠先进的农业机械,一个农民可以管理甚至耕种数千平方米的土地。尽管机械化农业的初期投资较高,但它能够在中后期实现低成本和高产出的目标。中国虽未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但半机械化的趋势已显著,完全机械化只是时间问题。
是的,机械化发展,这是没有办法进行避免的,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种植,可以有效的解决许多问题。
总结但是不管怎么说,机械化确实让很多人的生活都变得越来越便利了,而且为了让机械化越来越规范,有关部门也颁布了很多相关的条例。因为未来的机械化不仅运用在农业上,可能也会运用在各个领域,包括畜牧业或者是林业等等。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地理因素,中国南方的地形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的耕作。在中国,大型的平原是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华南地区虽然地势不高,但是属于丘陵地带,地面都是高低起伏不平的。另一方面,可能中央也不是那么积极的推动提高机械化水平。毕竟,我们的石油供应路线仍在美国控制下。
南方农业落后最主要原因是地势属丘陵地带,可耕种土地地势不平,连片面积小,不适合大型机械化种植,只靠小型农机和人工生产,劳动效率上不去。
总体来说,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而且水平也很低。(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太低了)国内考研的话,农业院校的农业机械化较非农林院校的好(吉林大学的也可以,因为合并了农业院校),首先是北方的农业院校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水平较南方的农业院校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水平高。